标题:《数字乡村建设: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》
: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。本文从数字乡村建设的角度出发,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一、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及意义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,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,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.25亿,互联网普及率为52.4%。这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促进农民增收,还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实现农村全面振兴。
二、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
- 产业数字化
产业数字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。通过引入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。
例如,浙江省瑞安市利用物联网技术,实现对农田环境、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,为农民提供精准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服务,亩均产值提高20%以上。
- 人才培育
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。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培养一批具备数字素养的农民,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创新能力。
山东省寿光市开展“农民网红”培训,帮助农民掌握网络营销技巧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。截至目前,已培养农民网红3000余人,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。
- 文化传承与创新
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产业发展,还要关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通过数字化手段,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,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。
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,打造“数字乡村记忆馆”,展示乡村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,增强村民文化自信。
- 生态环境优化
数字乡村建设还需关注生态环境保护。利用数字技术,提高乡村环境治理能力,打造美丽乡村。
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采用无人机巡查、大数据分析等手段,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,空气质量、水质等指标明显改善。
三、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案例
- 浙江省德清县:全国首个“数字乡村”试点县
德清县以“数字乡村大脑”为载体,整合各类数据资源,实现乡村治理、产业发展、民生服务等领域数字化应用。目前,德清县数字乡村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.5万元,同比增长8.2%。
- 贵州省贵阳市: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
贵阳市利用大数据技术,构建“智慧农业”体系,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同时,开展“大数据+大扶贫”行动,助力脱贫攻坚。目前,贵阳市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.86%。
四、
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,我国乡村将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目标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力量,共创美好乡村未来。
(注:本文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、各地政府官网等权威渠道,如有变动,请以最新数据为准。)